[Case 6] 化身地方營造者 策動社區嚐「一口」設計 — 築構人文連繫

 

一個地方之所以有活力和生命,正緣於人類的活動和行為,而在1960年代,美國城市規劃研究專家珍‧雅各(Jane Jacobs)就提出地方營造(Placemaking)的概念,提倡城市規劃若要將建築和設計融入社區,便要以人作為出發點,將地方空間與社區群眾建立關係,甚至將群眾納入規劃的過程中。

幾十年後的今日,就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之中,亦有一班建築師在積極嘗試將這種以人為本的概念,放到建築設計與社區規劃之中。於二○一四年一起創辦一口設計工作室(One Bite Design Studio)的本地建築師張國麟(Alan)及梅詩華(Sarah)便是其一。近年,二人嘗試結合設計思維,讓市民參與一起創造別具特色的生活和社區公共空間。「設計思維就像一趟意想不到的旅程,它會讓你知道和看得到終點在哪裏,但過程卻會因遇到的人與事而改變,當中的交流與互動最後可能會帶給我們驚喜。若將之放在地方營造之上亦同樣。」張國麟說。

建築師張國麟與拍檔梅詩華於二○一四年成立一口設計工作室,近年開始接觸空間營造及設計思維的概念,令二人開始反思如何將之融入其設計和建築項目中,為城市空間創造深層的價值。

建築師張國麟與拍檔梅詩華於二○一四年成立一口設計工作室,近年開始接觸空間營造及設計思維的概念,令二人開始反思如何將之融入其設計和建築項目中,為城市空間創造深層的價值。

認識張國麟與梅詩華,源於近期熱爆網絡的打卡朝聖地屯門「兆禧運動場」。這個四萬平方呎,日久失修多年的運動場,經二人之手遙身變成了一個老、中、青皆宜的多用途休憩場地。場內除了有籃球場、羽毛球場及排球場,亦另設平衡車賽道及兩條一百五十米長的緩跑徑,迎合不同年齡層人士的需要。「場內還有一個由很多方格組成的遊戲地帶,我們沒賦予它特定的功能,讓用家自由演繹。如此一來,每個人對這個地方便會有不同的回憶和故事。」張國麟說。

這些由用家自行定義的活動,與這個運動場的空間及不同社群之間,形成了另類與複雜的互動,而張國麟稱之為Resultant Activities。「這是地方營造的獨特概念,亦是每個社區空間最有趣之處,而我亦是近幾年開始接觸這個概念,才慢慢領略到箇中奧妙。」


「一直認為建築只是美學與功能的結合,但這兩者背後都在引導我們去思考人的需要,這三個元素若能兼備,也許才是出色的建築設計。」


社群就是專家

說起對地方營造的認知,張國麟指一切始於他四年前在互聯網上讀到的一句說話:「社群就是專家」(The community is the expert)。那是國際非牟利組織「公共空間項目」(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)提出的主張,「十多年前畢業做建築師,心中只為將來能有個標誌性的代表作,後來加入建築師樓工作,負責的項目很多都是在沒人的地方起商場,項目由構思到實行,從沒有提過社群這兩個字。所以當時看到這一句,令我反思甚多。」

說時,他開啟網頁的搜尋器,一邊展示這組織提倡的「甚麼造就好的空間?」(What Makes a Great Place?)理論圖,一邊續說:「這個圖提出一個好的空間的四大要素,全部都與當地的人和社區有關。所以一個地方應如何改造和設計,最好的靈感、構思和設計方向應來自當地社群,他們才是專家。問題是,如何策動他們參與在建築和相關的設計項目之中,才能創造一個好的空間?」

Theory.JPG

抱着這個疑問,張國麟決定與梅詩華一起從實踐中尋找答案,而2017年由康文署主辦的「城市藝裳計劃:樂坐其中」便是二人的首個試驗項目。計劃當年邀請了二十組本地藝術家、設計師及建築師,為全港十八區的遊樂場設計融入社區的藝術座椅,而二人則妙用了聲學的原理,為跑馬地遊樂場設計了能一呼百應的傳聲椅「聽‧亭」。

在創作「聽‧亭」作品的過程中,一口設計的團隊化身觀察員,訪問公園的使用者,並嘗試將他們的意見納入設計中。

「起初我們只用了簡單的方法收集遊樂場用家的意見,如讓他們票投椅子的顏色。作為建築師,我看見綠洋洋的草地,自然首選淡綠色,豈料用家的喜好卻非如此,細問才知原來以他們的經驗,綠色會惹蚊子。如非真正用家,一定不會知道。」一次簡單的實地訪問,就讓他頓悟「社群就是專家」一句的深義,「之後幾個項目,我們都嘗試去用不同的方法收集社區用家的意見,慢慢就發現這些以用家為本的觀察和思考方法,原來都是設計思維的一部分。」梅詩華補充道。

 

用家協作回應需要

當設計思維這思考模式,與地方營造這概念在張國麟的腦海中碰撞,同時亦啟發他反思建築的本義。「一直認為建築只是美學與功能的結合,但這兩者背後都在引導我們去思考人的需要,這三個元素若能兼備,也許才是出色的建築設計。」他說。

要設計能真正迎合社區用家需要的公共空間,單單觀察和了解用家需要和意見當然並不足夠,事關在意見化成具體可行方案之間總會出現落差,到頭來最後的設計或會跟用家所想的差天共地。因此,當二人認識到設計思維所提倡的共同協作(Co-creation)概念,便決定開始在手頭的社區空間設計項目中,逐步擴大群眾的參與,而在2019年,他們就夥拍了一班銀齡義工,一起構思兩間專為長者而設的示範單位。

在香港房屋協會的示範單位設計項目中,二人特地邀請了一班銀齡義工進行兩日的工作坊,讓他們就設計方案給予意見,甚至選擇單位的用料。

在香港房屋協會的示範單位設計項目中,二人特地邀請了一班銀齡義工進行兩日的工作坊,讓他們就設計方案給予意見,甚至選擇單位的用料。

梅詩華(右)坦言十分重視與用家溝通的過程,並且認為透過擴大用家的參與,讓他們在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給予意見,就能確保所創造的空間能迎合他們的需要。

梅詩華(右)坦言十分重視與用家溝通的過程,並且認為透過擴大用家的參與,讓他們在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給予意見,就能確保所創造的空間能迎合他們的需要。

張國麟指兩個示範單位的設計採納了部分輪椅人士的意見,因此在單位設計上採用了趟門,並特意預留某些空間供輪椅轉動。

張國麟指兩個示範單位的設計採納了部分輪椅人士的意見,因此在單位設計上採用了趟門,並特意預留某些空間供輪椅轉動。

「那是香港房屋協會的項目,我們參考了一些房協單位的圖則,跟一班銀齡參加者及其他持分者進行了兩天的工作坊,在一比一的空間內,讓他們透過比劃,將想法告訴我們。同時我們在地板上貼了實際比例的平面試範,再加入真實的物件,如輪椅,讓大家體驗在單位內生活的感覺,給予意見。如坐輪椅的長者會建議屋內留空間方便轉動輪椅、房間改用趟門等。第二天的工作坊,我們便根據他們的意見,在牆上貼了簡單的高度圖,讓大家標示各種家具的理想高度,甚至選擇物料。當日他們都分享其切身的經驗,由燈光至顏色的喜好都有提及,對我們的設計相當有幫助。」梅詩華憶述。

最近,這兩個示範單位已幾近完工,看着一班年輕和銀齡參加者來回反復的交流和協作,二人形容那是一次嶄新的體驗,「由發掘用家需要、構思可能方案,到找出最可行的方案嘗試實行,當中都有用家的參與,這樣就能確保我們的設計不會太『離地』,能貼合他們的真正需要。」張國麟說。

地方築建人文互動

如此看來,一切建築、地方營造與空間設計都應回應用家的需要、迎合他們的習慣、喜好、文化,甚至潛在需求。不過在此之上,張國麟卻有另類的解讀:「我認為打造一個地方,與群眾所建立的關係不是線性,也不是單向的,而是可以相互影響,甚至可以是一群用家影響另一群用家。」此時,一讀一口設計工作室的標語「Interconnecting People and Making Places」(營造地方相互連繫社群)便知一二,「近一、兩年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才將『Connecting』,改成『Interconnecting』。」他補充。

 簡單添上「inter」五個英文字,頓時令打造的地方空間添加另一層次的互動與生命力,而讓張國麟明白這道理的,是2018年由旅遊事務署呈獻、香港設計中心主辦的設計香港地(DDHK)活動。其中參與的部分旨在將設計融入灣仔之中,將鬧市和閒置空間化成展館,突顯當區的人文關係。「在成為活動的創意夥伴之前,設計中心安排了我們參加設計思維的工作坊,教了我們一些有效與用家互動交流的方法,而當時我就想將部分居民的獨特想法和發現,透過設計作品感染其他人都學懂欣賞灣仔這地方。」梅詩華解釋。

設計香港地的項目,讓一口設計的團隊嘗試利用公共空間和藝術創作,引入社群參與,改變社區,感染其他人。

設計香港地的項目,讓一口設計的團隊嘗試利用公共空間和藝術創作,引入社群參與,改變社區,感染其他人。

在整個活動中,她舉出連接灣仔港鐵站與稅務大樓的柯布連道行人天橋項目作例,說:「居民告訴我們灣仔附近山上原來有很多獨特的原生植物品種,於是我們收集並拍下了這些植物,再將它們與灣仔的一些地標都畫在行人天橋上,吸引鬧市熙來攘往的人發掘灣仔與別不同的一面。這雖然只是一個空間的小改造,卻可能會帶來很多有趣的人文互動。」


「我認為打造一個地方,與群眾所建立的關係不是線性,也不是單向的,而是可以相互影響,甚至可以是一群用家影響另一群用家。」


為社區帶來改變

她的一言,叫人想起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學者兼建築師蘇珊‧希爾伯伯格(Susan Silberberg)在其著作《Places in the Making》一書中的一句:「今時今日,地方營造代表一種社群的回歸。在營造過程中的那些反復來回的協作與活動,能賦予群眾參與的權力,滋養我們的社區。」

這一句既道出了地方營造背後的精要所在,同時亦啟發二人重新思考「建築師」在社區上應扮演的角色。「與其說建築師只負責起建築,我們卻認為我們都是地方營造者,應聆聽和了解社群用家,過程要與他們建立關係,創造屬於他們的地方空間,同時讓他們與這空間建立互動和回憶,學懂愛惜這地方。」

於是,在近年參與的社區空間改造項目之中,二人亦嘗試將所設計的地方空間與當區的社群連結。就如文中開首提及的兆禧運動場,二人特意邀請屯門區幾間幼稚園及小學的學生,共同製作禪繞畫,再將他們的作品拼成微笑共創特色牆,放在運動場內,「這樣這班學生就跟這地方有了一層連結,即使長大了亦會記得這裏有自己的作品,會愛惜這裏。」張國麟說。

翻新後的兆禧運動場加入了不同的元素,讓用家自由發揮,讓空間體現各式各樣的用途,真正貼合社群的需要。

翻新後的兆禧運動場加入了不同的元素,讓用家自由發揮,讓空間體現各式各樣的用途,真正貼合社群的需要。

在兆禧運動場的設計項目中,一口設計特意邀請區內的幼稚園學童參與創作,並將作品放在場內,一起創造他們的公共空間,藉此讓他們與空間建立關係,從而學會愛惜社區。

在兆禧運動場的設計項目中,一口設計特意邀請區內的幼稚園學童參與創作,並將作品放在場內,一起創造他們的公共空間,藉此讓他們與空間建立關係,從而學會愛惜社區。

最近,一口設計工作室亦將會為將軍澳的明德邨天台運動場大翻新,將原本橫向並排的籃球場重新設計,而今次二人亦將之視作一次新的地方營造試驗項目,並嘗試利用這地方,為社區帶來一點改變。

「我們做過的一些小研究發現公共籃球場的女性使用率都很低,這可能出於很多文化、心理等因素,而並排的球場就令我們想起男女平等,因此我們想打造一個能貼合男、女用家的地方,讓他們都有參與的權利、樂趣和動力,對這地方建立歸屬感。」正因如此,新的球場另闢了一角改建成多用途的空間,容讓不同的活動在那裏發生,「無論男女,你想拉筋、跳舞或健身,都可以在這裏發生。」他續說。

有言設計思維是當今最能改變世界的重要思維之一,而地方營造這概念,在二人的演繹下,亦添上了這一重意義。